close

歌劇欣賞入門
撰文 / 邢子青


一提到「歌劇」,這可能是許多人最害怕、覺得最無聊的音樂類型,台下的人總是絞盡腦汁猜想:在台上哇啦哇啦的人,到底在幹什麼?既然是唱歌,為什麼非得唱成那個模樣?

在二十世紀有了影音工業之後,歌劇已經從劇院舞台走進電影銀幕、電視廣告、甚至行動電話鈴聲裡,歌劇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金字塔頂端藝術,也不再是少數人專有的娛樂享受,歌劇更成了現代的心靈舞台,人們在這裡寄託和發洩情緒,也在這裡獲得啟示與教訓。

其實,歌劇不但不難接近,它還很「人性化」、「生活化」、更是最「經濟實惠」的音樂類型。在這段篇章裡,我們將從歌劇的意義、起源、以及構成要素作為開場,讓您對於這項音樂領域中的「藝術極品」有些初步認識;此外,我們也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告訴您聽歌劇的好處。

當然了,對於正要開始摸索歌劇的朋友來說,難免會遇上困難,關於這一點,我們也根據「經驗法則」,提供您突破難關的簡單秘訣,同時要告訴您幾招「撇步」,讓您有機會也能輕鬆前往國外各大歌劇院,自在地欣賞歌劇。

儘管在這之前,您對歌劇完全陌生或是一知半解,也許您過去只聽詠歎調,也許您原本就是電影、舞台劇、音樂劇的愛好者,甚至您已經決定終生與歌劇為伴,透過這本欣賞手冊,您會發現:歌劇回報給您的,絕對會比您想像的還要更多!


什麼是歌劇?它源自何處?
如果您有機會逛逛書店,抽空翻閱一下相關書籍,您會發現有關歌劇的定義,可說是五花八門,有人說這是一項「結合了歌唱、管弦樂、戲劇、文學、美術、舞蹈」的綜合藝術體,也有人略帶諷刺地說這是「人類所能創造出來最華麗、最不理性、卻最吸引人」的娛樂,如果真的要嚴謹地定義「歌劇」,那將會耗費長篇大論,只為了解釋這兩個字。說實在的,一旦您深入瞭解,就會深刻體會這兩個字為人類文化帶來的浩大影響,即使以「諾貝爾文學獎」之類的高規格來看待一點也不為過。


簡單地說,「歌劇」就是一種戲劇形式,只不過在表現方式上,是以歌唱為主,並以管弦樂團作為伴奏,至於口白部分,則降到最低、甚至全無對白的程度。這樣說法或許籠統,但卻強調了歌劇的特色,那就是「演唱」。至於「怎麼演、怎麼唱」,在之後的篇章裡,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歌劇」藝術最早誕生於西元1597年,出生地則是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當時在佛羅倫斯,有許多文人雅士對於古希臘的文化藝術,正掀起一股探索熱潮(註),當地有個民間藝文組織,叫做「佛羅倫斯集會」(Camerata Fiorentina),其中的組成份子包括學者、詩人、音樂家等,經過他們的研究與討論之後,決定試著將古希臘的戲劇與音樂結合,發展出新的表演藝術形式。在這個組織裡,包括一位義大利作曲家裴利(Jacopo Peri, 1561-1633),他根據大家的研究成果,從古希臘的神話取材,編寫了一部融合戲劇與歌唱的作品「達芙妮」(Dafne)。

當時還未稱呼這樣的音樂形式叫做「歌劇」,但是其中的組合要素與表現方式,已經具備日後歌劇發展的雛形,因此「達芙妮」被音樂史學家公認為歌劇創作的濫觴,在它推出的那一年(1597年),也正式宣告「歌劇元年」的來臨。

註:文藝復興時代的「古希臘熱潮」,涉及到相當複雜的歷史淵源,如果您想深入瞭解的話,建議您從古希臘文化、羅馬帝國時代的基督教發展、羅馬帝國淪亡史、十字軍東征、文藝復興的興起等循序研讀,也就因為這一段歷史沿革,才造就了歌劇的誕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ggy0501 的頭像
    peggy0501

    ♪peggy♪

    peggy05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