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準備好迎接台灣燦爛的未來
你準備好了嗎?
想知道曲名嗎?
想知道導演嗎?
導演:柯博文 代表作:變形金剛
曲名:Here Comes The King 代表電影:納尼亞傳奇
試聽:http://www.youtube.com/watch?v=vLJNphknd0A
該曲是屬於「Trailer Music」,用於影片中的配樂,但不會特別收入在原聲帶,所做的音樂只售於相關單位(電影、電視工作者),不會賣給一般消費者。
由X-Ray工作室所製作,是一家專門為電視電影編寫預告片配樂的工作室。所做的配樂特點是大量使用合聲,曲風偏向雄壯的歌德風味。
官網:http://www.x-raydogmusic.com/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21)
- Mar 19 Wed 2008 22:27
馬蕭最撼動人心的廣告
- Mar 19 Wed 2008 11:54
國道測速器灌水
更新日期:2008/03/19 04:33 陳俊雄北縣報導
警用測速器準確性經常遭人詬病,但你知道警用測速器的誤差值有多少嗎?板橋地方法院審理一宗交通違規異議案,國光客運提出行車資料顯示車速為一○二公里,但警用測速器卻烏龍地將車速大幅灌水至一一六公里,嚴重誤差讓無辜司機吃上紅單!
去年二月間,由許姓司機駕駛的國光客運大客車行經苗栗泰安路段時,遭國道警察局第三警察隊利用新型PDA測速器測得許某以時速一一六公里的高速飆車。警方遂以超速違規逕行舉發,除開出一張三千五百元的紅單,並將許某記違規點數一點。
國光客運接到這張紅單後,卻是大呼不可思議,並立刻向板橋地院聲請異議。
原來,國光客運為避免駕駛超速,不但在每部車上裝設經過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檢驗合格的「數位式行車紀錄器」,還委由製造商將引擎加裝超過時速一○九公里後,柴油噴油嘴即停止供油的控制元件。
換句話說,即使司機有意猛踩油門超速,國光客運最多也僅能開到一○九公里。而國光客運也在庭訊時提出該車行車紀錄,證明當時車速確為一○二公里,而非警方測得的一一六公里。
警方則尷尬表示,警方使用台灣光學公司代理進口之紅外線測速器,是由鏡頭、電腦主機、PDA所組成,而這部測速機可將測得照片即時顯示在PDA上,而電腦主機儲存超速照片及超速資料。
- Mar 14 Fri 2008 09:11
更換存摺 視線要釘緊行員
更換存摺 視線要釘緊行員
更新日期:2008/03/14 07:40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民眾到銀行櫃台辦事,即使是最簡單的存摺更換,也可能被盜領存款。
金管會昨(13)日強調,民眾到銀行臨櫃辦理任何事情,都要記住視線不要離開行員,防止不肖行員挪用款項。
金管會昨日宣布處分安泰銀行200萬元,主要是因為安泰銀行行員挪用客戶款項,金額高達3,600萬元。金管會官員形容,這名行員挪用客戶款項的方式千奇百怪,足可作為銀行內控疏失的教材。
金管會已經將此行員的手法告知銀行公會,請銀行公會轉知各銀行,不要再讓行員有同樣犯錯的機會。
銀行局長鍾慧貞表示,這名行員挪用存款的方法,例如客戶臨櫃要換摺,行員把舊存摺的磁條偷偷撕下來,還給客戶沒有磁條的舊存摺。這名行員再以此磁條,重新弄一個新的存摺。
鍾慧貞提醒,民眾若更換存摺,拿回舊存摺,一定要注意磁條還在不在,最好請行員打洞,避免有任何複製的機會。
- Mar 13 Thu 2008 14:42
一天一粒蘋果 醫生遠離我
一天一粒蘋果 醫生遠離我 / 摘自 健康圖書館
對於西方國家來說,蘋果及蘋果汁的食用量非常大,因此蘋果的消耗量通常在眾多水果排名中名列前茅。過去國內蘋果的價格較高,因此蘋果常被當作探病的最佳伴手禮,不過蘋果溫和又營養的特性,應是特別讓人鍾愛的主因。
蘋果是一種富含多酚的水果,有相當好的抗氧化性。根據國外使用一般建議量之200倍的蘋果多酚,來檢測對細胞的毒性,結果發現,蘋果多酚是一種非常溫和的化學成分,即使高量也沒有毒性,而對健康的好處,尤以心血管疾病最具功效。
過去我們發現,蘋果中的水溶性纖維,可以減少油脂的吸收,加速膽固醇的代謝,因此對於高膽固醇的人來說,多吃蘋果,可以發揮降膽固醇的效果。
研究中發現,蘋果多酚可以抑制壞膽固醇氧化。蘋果同時具有降膽固醇及抑制膽固醇氧化的功效,如此就能在血管上,形成雙層的保護效果,難怪蘋果常被視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推薦食物。
綜合眾多的研究顯示,蘋果多酚有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風、老年痴呆、白內障等功效,所以蘋果多酚可說是人類健康的護身符,如不能好好利用,豈不是太可惜了。
- Mar 12 Wed 2008 22:45
1970後現代主義
1970年代之後會產生後現代主義,主要受到了下面幾個因素的影響:
1. 對現代主義的反動:
因為現代主義追求極度的標準化、科學、與理性的態度。對於國際貿易的商業社會,比較容易產生普同性的原則。但是這樣極度機械化的結果,忽略了機能以外的需求,因而促使了60年代之後對於現代主義的反動。
2. 遭遇設計的瓶頸:
雖然現代設計的興起乃是為了解決新的工業化材質跟現代建築所衍生出來的問題。因而需要形成新的策略跟體制來應付新的需求。並且希望能夠將現代設計能夠推廣至一般的大眾之中。(註:2)其中包含了民主主義跟理想的主義。所以在60到70年代之間,雖然主義的盛行,以單一解決問題的方式,企圖套用至不同的情境之中。這種用簡單中應付複雜的問題,忽略了設計作品中文化跟個人的使用差異性,因而容易遭遇到難以解決問題的瓶頸。所以造成了後現代主義追求個人跟特殊文化審美觀的興起。
3. 專家設計的迷思:
強調專家設計的思維。認為專家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在現代主義的思維之中,認為專家乃是社會之中的菁英,而提出的指導原則乃是能解決所有的設計問題。可是卻忽略了跟使用者生活作融合。自然容易產生差異性。因而破除專家設計的迷思,後現代主義認為應該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沿用專家的專業,成為自我獨特需求的設計風格。
4. 人性化的需求:
戰後的經節結構的轉變,由生產者的經濟模式經過了60年代之後,轉變成為了消費者經濟的使用模式。因而在這樣的變化之下,對於一成不變的設計風格產生的煩厭,尤其現代主義建築的設計形式為功能主義的特徵、簡單的幾何造型,因而產生以六面體造型並以中性的色彩計畫訴求為主。(註:3)所以追求標準化、經濟生產的原則。忽略了個人的心理需求,因而孕育了後現代主義的產生。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就字面上來看,所指的是現代主義之後的文化風格。因此有站在現代主義的肩膀上挑戰並否認現代主義的風格。其中文學理論家Michael Kohler在其1977年的著作「後現代主義:一種歷史觀念的概括」一書之中提出了後現代這個概念的起源。在此書之中,提及,1934年「後現代主義」一詞的產生。另外,1947年英國歷史學家阿諾德。湯也使用了「後現代」這個術語。可是這一個時期皆沒有對後現代這一個語詞做明確的界定。一直到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教授Hans Bertens在其著作「後現代主義世界觀跟現代主義的關係」一書之中認為後現代主義是從50年代的美國的反文化運動開始,且認為普普運動是後現代主義的起源。認為後現代主義精神是對現代主義的反動,是一種「反智性思潮」(anti-intellectual current)。
- Feb 14 Thu 2008 21:48
雲門的一場大火燒書文化事業所面臨的困境
雲門災後,雖然天氣還是淒冷的,各界湧來的關懷卻溫暖了雲門人的心,雲門創辦人林懷民一再表達感謝之意,但也批評政府編列文化經費少得可憐,談文化只是口號、選舉幫襯,沒有文化願景。
雲門排練場大火消息經媒體報導後,各界關懷不斷,有人在雲門官網為雲門加油,並表示要捐款幫助雲門重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也在前天致電慰問。
林懷民對於各界的關懷相當感動,但提到表演藝術團體生存的困境,還是語重心長對政府提出嚴厲的提醒。林懷民說,他在國外巡演時,總會有人問他「你的歌劇院在那裡?」在國外像雲門這樣規模的表演團體,大都有專屬的表演場地,雲門排練場只是鐵皮屋,但已經很幸福了。
林懷民說,文建會今年扶植團隊預算只有一億元,卻要支應六十多團的運作,政府文化經費少得可憐,他感慨,不管是什麼政府,文化只是口號、選舉幫襯,他不是為雲門請命,而是希望政府重視整體文化生態。
林懷民強調,雲門是自己的志業,不敢奢求政府幫助,只能自求多福,這句話說來淒涼,卻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現實。林懷民希望兩黨總統候選人提出清楚文化政見。
林懷民指出,文化如果是必需品、國力的展現,從文化經費看來,政府是沒有文化願景的,雲門一把火不重要,重要的是台灣文化生態,所有表演團隊都需要政府的支持,他期待政府看到整體的文化面貌。一番嚴詞提醒政府後,林懷民結語:「講太多了,幹活吧。」
- Feb 14 Thu 2008 02:40
2008新竹玻璃藝術節
新竹市國際玻璃藝術節週六登場
2008新竹市國際玻璃藝術節」將於十六日在玻璃工藝博物館登場,今天舉行開幕記者會,市長林政則邀約全國民眾到新竹市作客,共饗國內外知名玻璃藝術創作者以「美人魚」為主題的上百件作品,除了各展館讓民眾目不暇給,戶外裝置藝術璀璨繽紛,兼具知性與感性。
新竹市國際玻璃藝術節兩年舉辦一次,不論是國際名家的邀展,或是國內藝術創作都充滿驚奇,匠心別具,配合玻璃工坊每週六、日示範表演,共有拉絲編織、空心吹製、實心雕塑等技法及窯爐吹製共八十七場,讓喜愛玻璃藝術的民眾實際體驗玻璃製作。另外還有二十場玻璃之趣家庭日,提供親子享受DIY樂趣,作品還可以帶回家作紀念。
「2008新竹市國際玻璃藝術節」配合新竹市十七公里海岸線的美麗風情,以美人魚童話故事為主題,營造充滿幸福氛圍的「美人魚遊玻璃仙境」。
林政則指出,以外國童話為主題的玻璃藝術節從「白雪公主」、「灰姑娘」到今年的「美人魚」都是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適合親子同遊,預估從開幕起至四月二十日可帶來三十萬人次的觀光人潮。
2008國際玻璃藝術節今年邁入第七屆,活動內容規劃有玻璃工藝博物館、美人魚館、玻璃產業行銷館、玻璃工坊示範表演及親子家庭日、藝文表演活動、戶外裝置藝術、玻璃藝術街等七大主題。
主題館分為三項,包括:玻璃工藝博物館、美人魚館以及玻璃產業行銷館。另外,玻璃工藝博物館第二特展室也規劃國際玻璃藝術展,邀請來自美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澳洲、以色列、印度、日本等世界各國的大師級玻璃藝術創作,共計十國、五十件作品,讓各界暸解國際玻璃藝術創作潮流,激盪藝術創作靈感與視覺美學的新視野。
- Feb 11 Mon 2008 20:38
文化公民權
文化公民權(cultural citizenship) 分類:考試筆記2007/12/02 23:13文化公民權(cultural citizenship)是一種新的文化政策理念,請說明其主要意涵和目標。(96普,文化行政概要)
--------------------------------------------------------------------------------
教文(研)094-001號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三日
January 3, 2005
什麼是文化公民權?
劉新圓
2004年十月份,文建會奉行政院長指示,召開「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及「文化公民嘉年華」系列活動,希望藉由文化公民權的推動,來解決族群問題。
「文化公民權」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在國內媒體,是陳其南剛接任文建會主委時所提出的。從他幾次的發言可以看到,他有意提倡一個類似「社區總體營造」效果的重大政策,期待對台灣的文化環境再產生一次革命性的改變。然而,社造無論成功與否,至少它有明確而具體的作法;文化公民權卻仍停留在理念的階段,而且,大家對文化公民權的涵意,還不甚了解。
本文將藉由文獻回顧,探討文化公民權的意義,綜覽文化公民權所涉及的相關議題,並且討論文化公民權應用到台灣的社會與文化政策的可能性。
- Feb 04 Mon 2008 00:52
馬蕭團隊的文化政策
馬英九、蕭萬長的文化政策--以文化為核心的全球佈局
基本理念
唯有將文化提升匯聚成整體國力,台灣才能以小博大,才能永續經營。
文化是台灣的關鍵實力。儘管全球競爭激烈,加以國際處境艱難,台灣的教育水準、人民素質、公民社會、藝文創新,明顯地領先於華人世界,是台灣最大資產。
以文化治國,對內可以激發創意,厚培產業,對外可以穿越政治圍籬,開啟對話交流,創造台灣新形象。
利用台灣已有的整體素質優勢,把文化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最高地位,以文化思維浸潤並整合國防、外交、經濟、產業、環保、教育等等,將傳統的國際經濟競爭態勢轉變為文化總體競爭。同時以文化為價值核心推動自然旅遊及人文觀光,使台灣成為亞洲觀光重鎮。
以文化作為21世紀的策略領航,以文化的「軟力量」深耕台灣,走入國際。
政策綱領
一、以文化作為21世紀首要發展戰略:文化優先,文化領政,文化總統
文化提升為國家發展的首要戰略。
將文化置於國家政策的戰略位置。二十一世紀的全球競爭是「內容」的競爭,創意、知識、價值和標準的建制、人民素質以及文化獨特性等,已經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元素。因此施政必須以文化優先,行政必須以文化統合,戰略必須以文化主導;總統就是文化總統。
文化是公民社會的黏合劑。
- Jan 12 Sat 2008 15:03
立委選舉
到選舉終於要發布成績單的一天
台灣選舉的激情 緊張感到了最高點
到底誰輸誰贏 是每一個選舉公民的焦點
你的權利不要忘記 透下你對未來的想法
台灣在未來四年的方向由我們決定!
今年的選舉少了旗海飄揚
也許是經濟不景氣 也好 市容終於不會在因選舉而眼花撩亂
但候選人多了打悲情搶救的牌...
看今天的成績單就會知道這對選民有沒有效果囉!
- Jan 11 Fri 2008 23:31
今天的唸書突然想到...
唸書的時候唸到九一一美國人對於家庭心理的改變
我突然想起921大地震造成對台灣人民心靈的影響
想起有一個人 在九二一隔天風塵僕僕的
從遙遠的嘉義民雄騎車來台南的學校看我
他的心情 唯一想到的就是我 掛念的是我
我在想這是什麼樣的心情...什麼樣的信念
會讓他這麼堅持?當經歷驚險過後
驚魂未定的想法 還需要親人與身邊安慰的此刻
還掛念在遠方的我 ...
回想自己剎那間看到他的心情是又驚又喜 感動莫名
- Jan 11 Fri 2008 21:18
2008蔣勳個展 市長官邸藝文沙龍/台北市徐州路46號
【美的散步】蔣勳‧花甲——為了下一輪盛世的圓
更新日期:2008-01-02 記者:賴素鈴
日日凝望的河面,每到清晨的天光,亮到極致。黎明的花於是成了殊勝的光體,畫著畫著,蔣勳明白了,那是他心靈的早課──流浪了世界各個角落,終歸是要回到這河邊。
「我跟學生說:我今年『花甲』。有些年輕人已經不太知道『花甲』的意思。」蔣勳在「花甲──2008蔣勳個展」畫展緣起寫著:「『花』應該是頭髮的花白,『甲』是古人用來紀年的天干地支,循環六十年為一『甲子』。」
那些年輕人,有些已是學生的學生,理當叫蔣勳「師公」的一輩,腦中完全沒有天干地支的基本概念,「花甲」於他們的理解,只以為是與花有關的美麗字眼;如此全無包袱的直觀,卻也讓蔣勳意外發現,「花甲」兩個漢字放在一起有一種美,一種神氣,彷彿是最好的花,是生命在勝樂處的明亮燦麗。
漢字的奧妙總是如此。曾經,蔣勳也思考著,何以中文裡說花的逝去叫「謝」了;大部分的花,他都從盛放畫到凋零,一如生命擁有過華美、青春,在凋落那一刻,我們說花謝了,理當有一種曾經圓滿的感謝。
一甲子,天干地支在六十年來完整地輪轉過一回。生年難逢百壽翁,一百二十歲的人瑞舉世無幾,下一輪的圓滿難期,今生卻在六十歲有了第一個周而復始的圓滿,蔣勳於是明白:花白的頭髮,竟是生命開出的燦爛繁花。
蔣勳為花甲之年畫出的花,像沐浴在強烈的光,嫣紅、奼綠、嬌黃、豔紫、亮白,耀眼得讓人無法逼視。
即使白色的花,也絲毫不蒼白,而是塗繪在層層疊覆的嬌黃之上的白,隱約透出豐富色彩的滿溢喜悅。在繪畫上找到色彩感,得到釋放並且盡情歡愉,正是蔣勳在人生第一個圓滿之際,最大的頓悟。
自小所受的書畫訓練,是典型的文人風格,墨分五色,即使染上淡淡的赭石,也大體上是黑白與線條的世界。那樣的環境中,接收到色彩的不足,一如情感的壓抑、感官愉悅的節制禁絕,只有底層的民間才能看得到冶豔放肆的色彩,傳統上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
蔣勳畫花,原也偏重線條勾勒,眼底的花,是形是線;但當黎明燦亮的天光,射入蔣勳朝向正東方的河畔之居,強光溶融了花的形體,只餘滿眼的色彩渲染顯像,切切地想把光留下。
日日清晨六時即起,蔣勳靜坐,在黎明的光中看花,而後對著灑滿陽光的畫布,畫沐浴在晨光下的花;早上九點,陽光退出屋內,蔣勳便覺得,他已經做完一天的功課。
近兩年的規律作畫,成了蔣勳每日的早課,也帶來另一種特別體驗。以往到巴黎畫室,總是在暑假的一、兩個月,感覺上總有必須在一個夏季完成的急迫感;而今,日復一日,如花開花謝,如潮起潮落,黎明畫花成了生活的恆常律動。
當太陽升起,室外的光透亮,黎明的花便成了一種召喚,他一次次畫下的,是禪定,是呼吸,是再一次體會到生命的喜悅。在花甲之年,他發現:這一切,成了圓滿。此後,所有,都是新的循環,下一輪的開始,彷彿初生。
「他們說的,所謂繁華,只是前生,忘不掉的,一次花季。」蔣勳曾有如是詩句,那是對青春的耽溺與眷戀;行至花甲,蔣勳了悟到,人生的任何階段,都可以是燦麗的花季,春花秋荷秋楓冬梅,不同季候各有美麗風景,「如果有『花甲』的心情,『花甲』就是在黎明的光輝中看著花畫花的喜悅吧!」蔣勳說。
那是他坐看雲起時,歡喜自在的領悟。
附注:
花甲──2008蔣勳個展
展出日期:2008年1月3日至1月15日
- Jan 10 Thu 2008 01:37
未來的想法
目前我的目標是放再97年七月的高考
可以有超過半年的時間準備
類別科是文化行政
但一般而言這一們科目要準備的時間
至少要一年以上 嗯要有心理準備 很難考上
這一們科目是我有興趣想念的科目
不好準備也沒有補習班的資源
一切要靠自習
覺得滿公平的競爭 哈
在28歲前我我定下考公職的目標
能接觸藝術文化是我的興趣也是目標
目前呢 每天有八小時規定自己的唸書時間
每一個科目都漸漸有一些認識與了解
假日呢也決定要與藝文博物館多接觸
既然要考試 有計畫的進行
心裡也比較踏實
也許我很不切實際
- Jan 07 Mon 2008 02:23
如何欣賞歌劇
歌劇欣賞入門
撰文 / 邢子青
一提到「歌劇」,這可能是許多人最害怕、覺得最無聊的音樂類型,台下的人總是絞盡腦汁猜想:在台上哇啦哇啦的人,到底在幹什麼?既然是唱歌,為什麼非得唱成那個模樣?
在二十世紀有了影音工業之後,歌劇已經從劇院舞台走進電影銀幕、電視廣告、甚至行動電話鈴聲裡,歌劇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金字塔頂端藝術,也不再是少數人專有的娛樂享受,歌劇更成了現代的心靈舞台,人們在這裡寄託和發洩情緒,也在這裡獲得啟示與教訓。
其實,歌劇不但不難接近,它還很「人性化」、「生活化」、更是最「經濟實惠」的音樂類型。在這段篇章裡,我們將從歌劇的意義、起源、以及構成要素作為開場,讓您對於這項音樂領域中的「藝術極品」有些初步認識;此外,我們也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告訴您聽歌劇的好處。
當然了,對於正要開始摸索歌劇的朋友來說,難免會遇上困難,關於這一點,我們也根據「經驗法則」,提供您突破難關的簡單秘訣,同時要告訴您幾招「撇步」,讓您有機會也能輕鬆前往國外各大歌劇院,自在地欣賞歌劇。
儘管在這之前,您對歌劇完全陌生或是一知半解,也許您過去只聽詠歎調,也許您原本就是電影、舞台劇、音樂劇的愛好者,甚至您已經決定終生與歌劇為伴,透過這本欣賞手冊,您會發現:歌劇回報給您的,絕對會比您想像的還要更多!
什麼是歌劇?它源自何處?
如果您有機會逛逛書店,抽空翻閱一下相關書籍,您會發現有關歌劇的定義,可說是五花八門,有人說這是一項「結合了歌唱、管弦樂、戲劇、文學、美術、舞蹈」的綜合藝術體,也有人略帶諷刺地說這是「人類所能創造出來最華麗、最不理性、卻最吸引人」的娛樂,如果真的要嚴謹地定義「歌劇」,那將會耗費長篇大論,只為了解釋這兩個字。說實在的,一旦您深入瞭解,就會深刻體會這兩個字為人類文化帶來的浩大影響,即使以「諾貝爾文學獎」之類的高規格來看待一點也不為過。
簡單地說,「歌劇」就是一種戲劇形式,只不過在表現方式上,是以歌唱為主,並以管弦樂團作為伴奏,至於口白部分,則降到最低、甚至全無對白的程度。這樣說法或許籠統,但卻強調了歌劇的特色,那就是「演唱」。至於「怎麼演、怎麼唱」,在之後的篇章裡,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 Dec 27 Thu 2007 17:37
參觀故宮巴洛克展
今天起了一個大早就是要到預定的目的地
參觀故宮的巴洛克展
天氣超好的
搭乘捷運到士林站
然後搭乘255到故宮
到了故宮以為是要到本館參觀
結果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要到左手邊二館去參觀
開放的時間從早上9時到下午5時
哈...終於到達拉
門票250大元
這一次要很用心觀賞 於是又花了100元租用語音導覽系統
果然幫助了不少 可以增加欣賞閱覽 了解繪畫的本質
故宮這一次從維也納展出的有67件作品
其中有荷蘭大師 林布蘭
西班牙大師 委拉蓋茲
威尼斯大師 提香
- Dec 26 Wed 2007 12:43
色情與藝術的界線
藝術是一社會現象,藝術與色情的議題,對於此二者在互動中展開的的姿態之考察、評析、解碼,正可以將藝術的本質與社會運作的內涵分別地與合攏地得到進一步澄明的成果。
本論文研究後發現:
一﹑劉海粟事件(1917)的發生,中國開啟了藝術與色情的論爭史,此為西方學術系統對傳統中國文化衝擊之一端。在台灣,藝術與色情的論爭肇始於1930年第四屆台展任瑞堯「水邊」一作。本論文發現,從歷次的爭議事件中剖析,此議題具有相當模糊的概觀,而其實質是︰它們的發生均不是歷史重演而已,而是有著不同的原因﹑內容,更重要的,呈現了不同的
文化意義。
二﹑本論文以跨學科的角度開展對此議題之藝術社會學研究得出,論爭的出現,往往不只是關於藝術自身的,而是牽涉到各種週邊的因素,如身份﹑出身﹑傳播﹑交易﹑地點展覽方式等互相微妙地運作著。
三﹑針對各事件作縱的歷史分析後,本文發現「藝術vs.色情」的六組二元對立狀況︰ 1.論爭內容︰創作自由vs.社會規範。
2.論爭背景︰神秘主義vs.科學主義。
3.立場觀點︰吊詭的「個人意識vs.集體意識」。
4.價值體系︰現代觀念與傳統觀念的反轉。
5.性別區分︰多元觀點vs.單一觀點。
6.權力結構︰權力解放vs.權力集中。
最後,統攝這六組概念的通則概念為「身體的藝術觀」vs.「藝術的身體觀」。換言之,藝術與色情的對壘就是對身體與藝術關係「置放」的不同而有相異相左的見解與結果。
http://www.scu.edu.tw/society/abstract/85.htm
裸體到底是藝術還是色情?裸體詮釋了些什麼?
絕大部分出現性器官的各種媒體都是以激發情慾為主。色情和藝術的差別在於,色情讓人產生猥褻的聯想,而藝術賦予性器官獨立存在的價值。
拋開意識形態,因為人心裡有猥褻,所以看到的是猥褻,就連鼻子都可以聯想成陰莖、嘴唇聯想作陰唇,完全是人內心的投射。
最近很熱門的天邊一朵雲導演蔡明亮也說:色情和藝術的差別在於,藝術可以讓人感動而色情只能讓你興奮。
- Dec 14 Fri 2007 09:54
對付色狼的新招
雖然,包子不算是一個特別漂亮的女生,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她經常碰到性騷擾。
雖然,包子這方面的經驗很多,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她從來就沒學會如何好好應付這樣的人。
包子認識了一個朋友,是專門做直銷的。
做直銷的人大部分性格都非常堅強,而且擁有驚人的樂觀和超人的耐力,不怕受挫,不畏
他人臉色。
包子覺得很佩服,打算要好好學習。
這一次,她又在火車上遇到有人對她毛手毛腳。
包子斜眼瞄瞄對方,他是個西裝筆挺的男士。
包子斜眼瞄瞄對方,他是個西裝筆挺的男士。
車裡的人很多,包子勉強轉過去,面對著西裝筆挺的色狼男,對方神色鎮定,態度從容,動也不動。
包子開口說:「先生先生,我知道有幾家情趣用品店的東西,種類特別多,介紹給你去好不好?你好像很需要。」
- Mar 13 Thu 2008 00:21
MSN
- Dec 26 Wed 2007 13:09
文明和文化的差別
「文化」有三大特點:1.自覺性2.精神性3.價值性。
文化的內容必定是要有人類自覺參與的創造在內,這樣才算是文化。中國人喜歡吃飯、飲茶、吐痰等文化現象而已。事實上,文化還有另一含義,就是文化精神文化之所以為文化,如果用以上的意思解釋,則必須帶有價值性。價值觀是無形的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國人重情感倫理
文化”是一個內涵極為豐富複雜的概念。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和精神的成果的總和。其中包括物態的、制度的、行為的和心態的等不同層次。狹義的文化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它主要包括人類所創造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社會意識形態,如哲學、宗教、教育、歷史、文學、藝術等。
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的經濟文化的地區。
文明經常與城市有很密切的聯繫。文化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在考古學上則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
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
文明是開始有文字的年代
文化是指一種特色
文明,偏向物質層面為多。文化偏向精神為多
分成廣義的分法和狹義的分法兩種:
(1)廣義
廣義上來說,只要有人類部落活動的地方或族群都可以稱做文化;在眾多文化裡比較強盛的文化就被稱做文明,至於他到底算不算是強盛就由個人的主觀看法決定;目前世界上被大多數人公認為在所有的文化裡面很強盛的古代文明主要有四個,分別是埃及(位於尼羅河)、中國(位於黃河)、希臘(位於愛琴海)、蘇美(位於兩合流域);至於現代則普遍稱歐、美、亞三區的工業國家為科技文明大國
(2)狹義
- Dec 26 Wed 2007 13:05
考試